学院办公室:028-89390333   信箱:ipcedu@sina.com
对外交流   
学术研究交流成果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对外交流  - 学术研究

舞于艺,流于心

来源:四川文化艺术发展公司--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   日期:2015-11-26 09:16:11

                                                          ——舞台下的陈巧茹


         2015年11月24日,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一行莅临川音国际演艺学院进行了川剧艺术交流演出。
        相信每一位熟悉川剧的人都对陈巧茹有所耳闻,作为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她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优秀的角色,那么舞台下的陈晓茹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演出当日下午,陈晓茹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在第三教学楼第一会议室与国演师生进行了一场艺术交流会。座谈会上的陈晓茹老师谈笑风生,细心地为同学们讲述川剧艺术。我们了解到陈老师表演的是川剧中旦角这一行当,并且旦角又分青衣旦、花旦、小旦、刀马旦等。陈巧茹老师说:“在今晚演出的“《马前泼水》这部戏中,我扮演的崔巧凤在没有嫁给朱买臣之前是小旦,也是闺门旦,嫁给他之后,在逼他休书的这一场景中,是我们川剧的花旦,到了最后马前泼水的时候,便又带点彩旦疯狂的感觉,所以说川剧是非常接地气的,它有行当之分,但是又不拘泥于行当,它是将人物内心的变化,诠释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这就是川剧的旦角跟其他剧种不一样的地方。”
      在同学们的提问环节,影视表演系的一名同学向陈巧茹老师请教川剧演员的发声技巧,陈老师解释道:“川剧中的声音都是相通的,以今天的戏为例,我在演出前一部分可发声会比较小比较细一点,到了最后马前泼水的场景,那一种声音的爆发力度,从表演,到身段,到声音,整个演出状态都要改变,这时候我更多用的是脑后音和胸音,而前面更多用的是鼻腔的共鸣。以前我们小的时候都是这样跟着老师学,慢慢成长起来的。”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陈老师时不时也掐着川剧的指法唱上几句戏词,那种细腻而又空灵的声音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川剧非凡的魅力。陈老师还将在演绎《尘埃落定》两个不同角色时的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对于不同身份的角色,就要通过不同的声音来塑造人物。同学们对陈巧茹老师的指点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在陈巧茹老师演出前化妆的空档里采访了她,虽然采访前我有些紧张,但马上被陈老师热情亲切的气质化解,我对采访也更有信心。
   “川剧就在我的生命里,已经融入到了我的骨子里了。”陈巧茹老师这样说道,从小在川剧院中长大,陈老师从事川剧表演艺术已将近30年了,川剧中有许多值得她去珍惜的地方,她用非常认真的眼神看着我说“我非常幸运的唱了川剧,人的一生可能只能淡淡过好你自己的生活,但是我能从川剧不同的人物里感受不同女性的命运,在塑造这些人物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得到生活中的启迪和思考,我觉得这是川剧对我的恩赐。”
 

      川音国际演艺学院的影视表演系主要学习的是镜头前表演的艺术,当问及到戏曲舞台表演和镜头前表演的区别时,陈巧茹老师说,不管在镜头前还是舞台前都要有人物,不过舞台上的演员距离观众比较远,表演应夸张一点以便于突出人物情绪和感情,但镜头前表演必须要收敛,因为演员在镜头前就等于同观众没有距离,往往需要一个眼神就把人物的内心展示出来。陈老师特别强调到,同学们的表演要走心,必须把人物表现出来,可以多了解传统戏剧文化,戏剧舞台表演中的声腔和身段可以帮助同学们拓宽戏路,以便于上更高的台阶。
       不管台上台下,陈巧茹老师给人的印象都是那样亲切和细腻,相信本次交流演出会带给我们国演学生艺术上的感动和启迪,祝福陈巧茹老师在川剧表演艺术上取得更多辉煌,让川剧的明天更加灿烂。

关注公众号

咨询热线:028-89390333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四川音乐学院新校区

 网站建设:欧宝体育在线平台        备案号:蜀ICP备2021000849号-1